工大卫星材料
欢迎光临本站
设为首页 | 收藏本站
公司主营:航空航天复合型制造业材料为主
138-0450-7765
咨询服务热线

Weixing Materials (Harbin) Co. Ltd.

新闻详情

卫星主结构件材料要求的发展趋势

发表时间:2025-06-23 14:36

卫星主结构件材料要求的发展趋势如下:

高性能化


  • 更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:

    需要材料在自身重量轻的情况下,仍能具备较高的强度和刚度,以保证卫星结构在发射和太空运行过程中承受各种载荷,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等不断发展,其比强度和比模量比常用金属铝合金高。


  • 良好的尺寸稳定性:

    卫星运行在太空环境中,温度变化大,要求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低,通过复合材料内纤维铺层设计等,实现 “零膨胀” 或低膨胀,以保证卫星结构和型面精度稳定。


多功能化


  • 兼具多种特性:

    除了基本的结构支撑功能外,还需要具备如良好的导热性、导电性、抗辐射性、抗腐蚀性等特性。例如,高导热率纤维用于使大型结构件整体温度均匀,利于提高尺寸稳定性,降低局部热应力。


  • 集成多种功能:

    材料能够实现结构承载与热控、电磁屏蔽等多种功能的集成,减少卫星上零部件的数量和重量,提高卫星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。


轻量化


  • 采用轻质材料:

    如低密度铝合金、镁合金等在卫星主结构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拓展,同时开发新型的轻质材料,如多孔金属材料等,3D 打印技术制造的多孔金属材料可使卫星重量减少 30%。


智能化


  • 具备自感知和自诊断功能:

    材料能够感知自身的状态,如应力、应变、损伤等情况,并将信息传递给卫星的控制系统,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,提高卫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。


  • 实现自适应调节:

    可根据卫星所处的不同环境和任务要求,自动调整材料的性能,如刚度、阻尼等,以优化卫星的工作状态。


绿色环保和低成本


  • 环境友好:

    在材料的生产、使用和废弃处理过程中,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消耗,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。


  • 降低成本:

    通过优化材料的制备工艺、提高生产效率、减少原材料的浪费等方式,降低材料的成本,使科学实验卫星的研制和运营更加经济可行。
    微信图片_20250623141809.jpg微信图片_20250623141818.jpg



分享到: